专访|市健促中心专家:不扫“场所码”,流调就“找”不到自己吗?这是误区

医声医事 2022-11-15 07:31
来源:上观新闻 作者:黄杨子
扫“场所码”不是多此一举,而是一举多得的利己利他行为。
  • {{title}}

近期,国内多地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,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复杂。11月13日,上海新增社会面1例本土确诊病例,系外地来沪人员,活动轨迹涉及多个区的餐厅、超市等。如何在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保证自我和他人的安全?戴好口罩、扫“场所码”是必需的常规操作,更是当下疫情防控的“不二法宝”。为什么扫“场所码”是必要的?扫“场所码”对自己和亲友又有哪些好处?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副主任丁园。

“目前,所有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场所、人员出入较多的场所、校园及公共交通工具上,均已张贴‘场所码’或安装数字哨兵。扫码查验,应做到‘经营必贴、凡进必扫、逢进必验、不漏一人’。”丁园说,扫码这个简单动作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的重要手段,可以帮助疾控流调部门及时有效地进行精准溯源和风险排查。可以说,扫“场所码”不是多此一举,而是一举多得的利己利他行为。

为何广大市民应该主动配合扫码查验?首先,目前“场所码”与“随申码”数据已经打通,扫描“场所码”后,人员进行自动化登记,自动核验“随申码”的健康信息,无需重复亮码,利于个人信息保护。其次,“场所码”在流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,在科学精准、快速及时两方面均有积极意义。“如果市民在用餐、购物时与阳性感染者有接触,流调人员可第一时间根据扫码的数据信息追溯到密接人员。这并不仅仅提高了工作效率、缩小了排查范围,对市民也是必要的。”丁园举例道,“如果在某一大型商场内,阳性感染者轨迹仅涉及三楼店铺,而你因为扫了‘场所码’,可追溯到轨迹仅在一楼店铺,即可尽快被排除为密接人员。”

她强调,一些市民认为,不扫“场所码”,流调人员就“找”不到自己,其实是一种误区。“除了‘场所码’,结账信息、监控视频等仍是追溯密接人员活动轨迹的辅助手段,而在耽误的时间段内,或许没有扫码的密接人员已经将危险带给了自己的家人、朋友、同事,造成了疫情的扩散。”此外,对不听劝阻、拒不使用场所码的行为,公安机关可予以警告、罚款,情节严重者予以行政拘留;构成犯罪的,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“扫‘场所码’是每位市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,提高‘扫码亮码’意识,既是对自己负责,也是对他人负责。”

丁园说,“场所码”是局部发生疫情后,溯源和监测的重要技术手段,“除了市民朋友们应主动扫码外,各类公共场所也应主动注册、申领,并在醒目位置张贴‘场所码’,严格落实扫码登记的使用要求。希望大家能继续落实‘新防疫三件套’,即‘定期测核酸、主动扫场所码、尽早接种疫苗’,共同筑牢织密疫情防护网。”

栏目主编:顾泳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,侵权必究

相关新闻

我知道了
取消确认
精彩推荐 查看更多>
点击查看更多>